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让员工有幸福感、使客户更满意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领导访谈

文/本刊记者

受访对象: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长田  格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金贵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第1事业部事业部长蔡志旻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第2事业部事业部长王宏亮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第3事业部事业部长林有华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人事教育部部长黄唯逸

记者:2011年我们采访公司的时候,您作为富士通总部派遣的第3任总经理刚赴任不久,现在已经来了两年多了,这两年以来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通南大)又发生了怎样的変化?

长田 格:2011年4月,我受富士通公司总部派遣来南京接任富士通南大的第三任总经理,眨眼间一晃两年多了,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梳啊。我接任以后,在前两任总经理和经营团队对富士通南大公司的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优秀新员工的采用、加强对既有骨干员工和干部的培养以及技术和日语教育,完善公司内部国际化的项目管理及品质保证体系,导入基于项目的标准成本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并调整和改善公司员工福利体系,提升了员工的凝聚力、降低了离职率。公司规模和产能以及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在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日本遭受特大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下,公司对日ITO 业绩逆势增长,2011年实现销售产值2503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47%,2012年度达到3419万美元、又比2011年增长36%。人员规模也快速扩张,2011年4月初我接手时的正式员工数是485人,2年后的2013年3月末的正式员工数增加到922人。全体员工数达到1153人,2013年7月还将新增200人左右。

公司是2010年10月整体从市中心的租用写字楼搬迁到中国(南京) 软件谷购地自建的研发大楼来的,当时只有员工470人,原以为能容纳750人的一期工程可以安定2~3年,哪知1年不到就已饱和,不得不通过改造会议室来临时扩容,2012年春节前又在附近的写字楼租用2500平方米作过渡,目前亦已接近满员,所以在2012年7月迅速启动了10000平方米研发大楼二期工程建设,今年7月就可使用。

记者:富士通南大今年到5月份成立已经有14年了,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14年的时间融汇了企业娴熟的管理和技术品质经验。到目前为止,公司年产值中的软件出口部分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长田 格:潘金贵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14年来一直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公司的成长也凝注了他的心血。我想委托他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潘金贵:刚才长田总经理谈到他接任2年多的変化,大致可总结为,2011年~2012年的2年内,相对2010年公司不管是人员规模、销售额还是研发场地规模都实现了两年翻一翻的高速増长。我认为这些变化还只是外部可见的能量化的显在性变化。更重要的变化是正如记者您所说的14年的时间融汇了企业娴熟的管理和技术品质经验。

提到品质,我想特别介绍一下富士通PPR评价制度。 PPR是Partners’ Performance Review的简称,是日本富士通采购部门对于主要的软件,硬件和服务提供商进行的评价系统。每年实施两次,基于“技术、品质、性价比、经营管理、信息安全和环境”等角度进行定量评价,根据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评选出A/B/C/D/E(最高为A)级别,以筛选出优秀的合作商进行长期合作。认定为D或E 级别就意味着将被黄牌警告或淘汰出局,而获得A或B级别可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富士通南大从2005年起被纳入富士通的PPR评价体系,2011年正式冲击A级别成功。2012年上期评价中,我们在富士通的116家IT系合作公司中排名第19位,在日本以外合作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成绩面前我们并没有满足,将“保持A级别”作为目标,并根据日方的评价反馈,持续改善公司内部的品质并得以保证。

关于您问到的软件出口情况,刚才长田总经理已经提到了他执掌富士通南大2年的业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但是公司反倒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平均保持了37%以上的增长。今年的软件出口有望突破4000万美元。

记者:富士通南大以承接日本富士通高端软件产品研发在行业内声鸣显鹤,主要包括面向云计算的系统软件和平台软件开发、富士通中间件和嵌入式软件,目前这三大业务板块的主要内容和团队规模都有怎样的发展?

长田 格:面向云计算的系统软件和平台软件开发、富士通中间件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是公司目前的三个事业方向,公司内的开发体制也基本上按这三个方向构建成三个事业部。因此,対于您这个问题,我想分别请公司的三位事业部长来介绍。

蔡志旻:我来介绍有关面向云计算的系统软件和平台软件开发。第一软件事业部目前有员工360多人,从事与云计算平台和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相关的研发工作。

在操作系统方向主要针对红帽子公司的企业级Linux(RHEL)进行操作系统全体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并参加Linux社区,与全世界的开发人员一起合作,进行前瞻性的新功能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丰富Linux社区工作经验、内核开发经验,不限发行版、内核版本的技术支持团队,并能给予特定需求的深度定制开发团队。

目前,我们的Linux团队在国内占据领先位置,在国际上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先后培养了6名子系统的维护者,是内核跟踪功能ftrace,虚拟化机制KVM,下一代文件系统btrfs的主力开发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多次受邀在国际各类中大型重要会议中进行演讲与技术交流,其中一名工程师曾经在2010年受邀参加在美国举行的Linux社区顶级会议——内核峰会。同时,作为国内Linux领域的先行者,我们积极推动国内的Linux技术交流,是中国顶级Linux技术会议——China Linux Kernel的主办方之一,2011年在南京和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召开,2012年在北京与清华大学等联合召开。

在云计算领域,我们具备覆盖硬件虚拟化,ICT资源管理,云服务等各个领域的研发能力,同时从事商用软件和开源软件的研发,能够提供从IaaS到SaaS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国内也是领先的团队之一。

王宏亮:我们第二软件事业部目前的开发团队约有430多人,主要从事中间件产品的研发工作,同时,在SCM企业管理应用软件、手机应用及底层框架方面具有较强的开发经验和人才队伍。

首先,中间件研发方面,作为富士通软件部门在中国唯一的海外研发中心,自2000年就开始参加富士通中间件的开发。富士通中间件具有能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可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支持标准的协议和标准的接口的特点。应用服务器Interstage能快速构筑和布署互联网应用;关系数据库Symfoware 是能和其他知名DB产品相媲美的数据库管理系统;Systemwalker则是数据中心或云计算中心大型服务器集群的自动运维管理系统。上述产品技术先进,应用广泛。在我国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处理、分析和价值发现方面都有用武之地。

依靠十多年来富士通中间件开发支持的经验积累,我们在相关OSS开源社区也培育并活跃着一批OSS领域专家,如Glassfish,JBoss,PostgreSQL,Spring,Struts等,并具有专业的国内市场支持队伍,提供富士通产品及中间件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近年来,我们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品质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强自主产品的研发和国内市场的开拓,并初步取得成效。如《企业招聘管理系统》、《体育场馆预约管理系统》等,已相继投入市场。

林有华:我带的开发团队目前有260多人。第三软件事业部主要从事车载、发动机性能检测、存储器的嵌入式软件,以及移动设备嵌入式浏览器Inspirium,e-server,智能手机软件等方面的开发工作以及中国市场的开拓工作。

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国内尚不多见的发动机性能检测――MBD的开发和有着广泛应用的移动设备嵌入式浏览器Inspirium的开发,以及国内市场方面的工作。

发动机性能检测MBD的开发:该项目团队主要承接来自TRANSTRON公司的软件业务,内容包括发动机电控单元的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品质检证,以及相关周边工具的开发。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与开拓,团队已经掌握了诸多汽车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与方法,能够独立的进行发动机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品质检证,并初步具备汽车业界较为先进的基于MBD自动代码生成方式的软件开发能力。

与以往围绕编码展开的软件开发方法不同的是,MBD是在需求分析阶段把要实现的软件功能模型化,并在后续的设计和实现阶段都紧紧围绕模型展开的软件开发方法。优点在于可以尽早发现需求上的缺陷,从而减少后续的修正成本,即使在很短的开发周期内也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代码。

对于没有模型资产的客户,我们能提供从代码生成可仿真的控制模型的逆向工程服务,为后续导入MBD开发方法奠定基础。对于已经有控制模型的客户,我们在代码编写阶段与模块测试阶段,分别为客户提供了由控制模型自动生成C语言代码的AT-Coder解决方案,和自动执行•比对控制模型与代码执行结果的MC-Verify解决方案。为客户完成MBD开发提供了一套比较完善和可靠的工具链。

Inspirium浏览器及其手写输入法开发:项目团队主要从事Inspirum HTML浏览器的开发工作,先后完成了DOM2规范支持,HTML5 Canvas功能、localStorage功能实现,openvg图形库移植,V8引擎导入,GoogleMap支持,SVG格式支持等工作。目前正致力于使用最广泛的浏览器内核—webkit的导入工作。

如今在保留原HTML浏览器开发的基础上新增了Epub Engine、Handwrite Engine、Search Library等3个项目。手写输入法就是Inspirium Handwrite Engine&IME项目组中主要进行的一项开发作业。

中国市场的开拓方面的作为:事业部已在能源、车辆、信息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洽谈项目,并与7家企业取得了业务联系。其中,富士通运输智能控制系统项目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项。

记者:看来富士通南大涉及了云计算这个领域。任何一个产业如果孤立的发展都不会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在云计算这个领域已经有不少国内外的厂商纷纷参与进来。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们如何胜出能够继续保持你们现在的这种优势?

蔡志旻:富士通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产品提供商,有完美的从IaaS到SaaS的完整云计算商业解决方案,包括公有云服务,私有云管理软件等。富士通南大也积极参与了富士通商业云计算软件的研发工作,目前有100人以上的团队。我们通过参与富士通云计算软件的研发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云计算的技术和人才。从2013年起,富士通南大运用自身的技术所长,积极投身OSS云计算领域,为企业用户提供基于OSS云计算解决方案。

我们拥有基于OSS从底层虚拟化软件到上层云计算管理和应用软件的技术和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给国内用户高性价比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为成功进入云时代,富士通南大在虚拟化基础、ICT资源虚拟化和运用管理以及提供云端应用服务方面全面进行技术研究,实现了IaaS 、PaaS 、SaaS 的连贯云服务。

记者:目前,全球主要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大幅贬值,给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造成本币升值,不仅在汇率上对其有很大影响,在对内成本上升上也给外向型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日本自民党重新执政以来,日本央行也采取货币量化宽松,日元大幅贬值。与日本服务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中国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苦不堪言,日元贬值使得他们损失得连利润都快保不住了。富士通南大的情况如何?面対日元的大幅贬值都采取了哪些应対措施?

长田 格:富士通南大今年1季度因日元大幅贬值、汇率变动导致减收,营业利润13年来首次出现赤字。相比以前一直赢利来说,今年春天我们的确遇到了经营上的“倒春寒”。目前,虽然我们和日本发包方商定的单价是以人民币为基准的单价,但因为收款时的报价是接单时提出的,到开发完成交付时长一般是三个月,长一点的要6个月左右。按离岸软件开发企业的特点,今年1季度的外汇收入是2012年3、4季度交付的产品。2012年4季度末到今年1季度只3个月汇率从1万日元800元下减到700元,平均下降13%, 因日元贬值是从2012年10月开始的,累计持续下降接近20%。清明节以后又继续走低。如果走势持续下降,预计全年将消耗公司大部分利润。为此,公司针对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对内采取了缩减开支,减低成本的措施,对外缩短交付期,以规避远期汇率的不确定性,同时和发包方商量能以人民币结算的措施。

记者:我们刚也提到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企业要想有可持续的发展,需要领导者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继续保持了作为南京市软件出口行业领军企业成绩之外,对于国内市场开拓方面具体的工作是什么?2011年我们采访公司的时候,曾听到过公司从09年开始拓展了欧美业务,当时也正在起步阶段。时过几年,目前欧美业务进展情况怎么样?

长田 格: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拓方面,目前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是因为迄今主要专注日本市场的业务。国内市场的开拓起步较晚,2012年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不到1%,今年的目标是提高到占销售额的3%,以后逐年提高。我将任务分解到三个事业部, 现在各事业部都积极行动起来了, 群策群力定了一系列市场适用软件产品和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刚才第2和第3事业部两位事业部长在前面也提到一些,可以用“蓄势待发”来形容, 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我希望能 “迎头赶上”。有关欧美业务的拓展,我请担当的第1事业部蔡事业部长来介绍。

蔡志旻:对于欧美业务的开展,从09年与德国的富士通公司合作以来,我们一直积极探索,扩大合作。与德国富士通的合作,已经从软件测试领域扩大到产品开发,德国的产品研发团队将会在今年完全转移到中国,而德国富士通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的策划和客户对应工作。和美国富士通研究所也积极开展合作,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分享服务,如今在美国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另外,我们也拓展了富士通以外的欧美客户。我们和德国法兰克福金融学院合作,为银行客户提供小微贷信用评价系统。

凭借14年来在富士通各大产品开发经验的积累基础上,我们在国内市场的开拓也非常顺利。一方面依托我们的技术实力,在国内展开受托业务,比如我们的Linux内核团队,顺利和Intel、南瑞等知名企业启动了在虚拟化、文件系统上的合作开发;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走到市场的前端、把握客户的新需求、开发自主产权的产品,比如面向高校和企业的桌面云、面向餐饮行业的智能点餐和结算系统,以及面向银行、广告和生产型企业的电子媒体下发、管理系统等等。尽管我们展开国内业务仅仅1年时间,但是不管是委托开发、还是自主产品,都已经有了不少稳定的客户。今后我们会进一步扩大在国内业务上的投资,凭借富士通南大的品牌和实力为客户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才的供给和干部的培养至关重要。听业内人士说富士通南大不用愁,地处高校林立的南京、又有南大作支撑,人才供给有保证,果真是这样吗?公司在和南京大学以及南京地区的大学都开展了哪些合作?

长田 格:您说的很对,南京的高校资源和培养的软件人才丰富。例如,2013年公司要招聘200名新员工,来应聘投送简历的竟达近6000份, 从中筛选出1400人参加笔试,再从中挑出400人参加面试,最后采用了180名。公司对招聘的对象学校有自己的定位。具体的做法我想请人事教育部长黄唯逸先生来作介绍。

黄唯逸:有关和南京大学以及南京地区的大学开展合作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委托南京大学定向培养软件工程硕士;为了与招聘目标院校的计算机相关院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富士通南大在其中的知名度, 公司与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签订了实践基地协议,每年接受大量实习生到公司实习;通过奖学金提升富士通的品牌认知度。在南京大学的计算机和软件学院设立奖学金。每年奖励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出资赞助南京大学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的“富士通杯网页设计大赛”等各类大赛。在企业内部组织“校友团”,定期访问母校,和师弟师妹们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将同学们请到企业来实际感受内部情况的方法增强大家的感性认识。

记者:在不同的阶段公司会有不同的目标,公司一直努力尽早实现与世界一流软件企业有竞争力的软件开发公司为大目标。现阶段,公司今后三年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又是什么?

长田 格 :创建与世界一流软件企业有竞争力的软件开发公司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公司梦”。我们一直为此孜孜不倦分阶段努力。经过14年来的辛勤耕耘,只能说拉近了与目标的距离,离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下一阶段, 公司今后三年的计划是到2015年人员规模达到1700人,实现4亿元的销售额,其中软件出口6000万美元,国内市场的销售占到10%,工作条件和员工薪资福利进一歩得到改善, 对社会有贡献、对股东有交代、让员工有幸福感、使客户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