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大连在日本开园 开创新纪元 ——记大连(日本)软件园在日本东京开园

文/本刊特邀记者

2008年12月3日,大连(日本)软件园在日本东京住友大厦举行开园仪式。大连(日本)软件园是中国城市开设的第一个海外软件园,这是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在对日合作中达到新的水平,相对国内其它城市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同时,大连(日本)软件园的设立也充分表明,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大连乃至中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

中国国家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对大连(日本)软件园的设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专程出席开园仪式的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副司长单庆江表示,大连(日本)软件园是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商务部将持续关注和支持大连(日本)软件园的运营和发展,并希望它能为中国其他城市的软件产业在日本发展提供支持平台。

业内专家认为,大连(日本)软件园的开园,标志着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正从“被动等待”向“上门揽活”转变,它标志着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日趋成熟、不断壮大的实力使企业更加自信,大连在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前面。

将建设“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中心城市作为目标的大连,在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取得目前的成绩,既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也有政府、企业和各界有识之士的长期推动和不懈努力。

大连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十年磨剑

回顾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十几年来不断升级转型的缩影。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大连在1998年,开始对城市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进行现代化产业调整。当时,大连市政府决定发挥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国际贸易活跃、环境优越、科教人才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1998年大连市软件产业的销售收入仅为2亿元人民币,出口额只有数百万美元,软件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大约3000人。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到2008年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销售收入总额预计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预计突破10亿美元,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近800家,从业人员达7万人,其中东软、华信、海辉三家大连企业连年位居中国软件出口前三位,成为国内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领军企业。

随着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其国内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高,目前近4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设立了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中心,全球10大ITO/BPO供应商已有6家在大连开展业务,国内前十大软件出口企业也全部在大连设立了分支机构。2007年8月,在美国IDC公司发布的评价全球城市服务外包能力与潜力的全球交付指数(GDI)城市排名中,大连名列全球第五位、中国第一位。十年的发展使大连已经成为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代表城市之一,大连不仅是中央政府授予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也是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7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后,提出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要争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对日合作是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连是最早在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同日本开展合作的中国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连的企业就已经开始承接来自日本的软件开发业务。2000年以后,随着服务外包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大连充分发挥日语人才丰富的优势,率先提出架构“中日软件合作战略门户”和“东北亚外包中心”的理念,使大连成为日本在海外最主要的业务承接地。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大连市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优势,扩大对日合作的领域和规模。综观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以下一些经验不得不提:

一、软件园的成功建设

大连市推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规划建设一流水平的软件园区。大连软件园自1998年开工建设,采取了具有独创性的“官助民办”的运营模式,经过连续十年的努力,目前建成了总计200万平米的写字楼、教学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入园企业数量超过400家,是国内软件出口额最大、外资企业比例最高的软件园区。从2003年开始,大连市政府开始着手规划建设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其中,首个项目大连软件园与新加坡腾飞集团合资建设的“腾飞软件园”首期10万平方米建设工程于2007年9月投入使用。东软国际软件园首期12万平方米工程于2008年7月全面交工。大连软件园与香港瑞安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大连天地软件园已经开工。此外,大连甘井子区政府在旅顺北路大东沟区域规划了一个总面积14平方公里的服务外包基地,其他各城区也充分发挥各自楼宇经济的特色,丰富扩大了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空间,使大连市形成了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辐射和贯穿全市的产业发展布局。

二、加强配套体系建设、扩大环境优势

大连市政府立足长远,将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作为长期不变的城市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意识,改善软环境,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久前,成立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并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第一个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大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中间全面推广个人信息保护评价工作,制定的管理规范通过了省级质量标准,并与日本相关机构就双方认证达成互认,这项工作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响。

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需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等基础条件,大连市政府重点建设了各项软硬件环境,尤其在交通、住房以及双语幼儿园、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周全的考虑。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大连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人性化”的原则建设城市新社区,为投资者和海内外人才提供优越的环境。

三、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地缘优势

在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大连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对日本外包合作。大连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中国城市之一,往返交通极为便利,与日本东京、大阪等7个城市通航。大连与日本之间的经贸和文化往来非常频繁,是日商投资企业最多和日本游客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大连也一直是与日本在IT领域合作最为紧密的中国城市。大连是中国最早开展软件出口业务的城市,2000年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大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IT外包中心的目标,以开拓日本市场为重点,承接了大批来自日本的外包业务,使大连市对日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规模在全国占据了领先地位。

由于地缘的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上世纪80、90年代,佳能、松下、东芝、欧姆龙等日本企业先后在大连建立企业,目前落户日资企业近4000家。日立、索尼、NEC、NTT、丰田等日本企业纷纷开始在大连建立软件和信息服务机构,已经形成日资企业集群。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不断提升对日资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强与大连日资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提升合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经过多年发展,大连在对日外包的竞争中形成了优势,形成了特色。但是作为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城市,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在很多方面需要有新的积累和提升,需要有效整合资源破除发展瓶颈。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进入到新的成长期和繁荣期,依靠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开展,大连进一步积累了面向全球客户承接业务的能力,业务内容也从一些初级的软件开发和业务流程管理,逐步扩展到技术含量高、管理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外包业务,大连市逐渐成长为世界知名的外包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大连还将进一步增强与日本的友好往来,提升与日本往来的便捷性,同时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拓展在全球承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能力,提升在软件产业中的城市地位。

四、语言优势与人才的培养引进

在软件服务业务不断扩展的情况下,技术人才供应成为关键因素,同时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对从业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大连市民有学习日语的传统和氛围,拥有大量的日语人才,被认为是除日本本土之外,日语人才数量最多的城市。据统计,大连从事软件外包业务的从业者有近7万人,70%懂日语。目前大连在校学习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高达4万多人,其中约一半接受了日语培训。

大连在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日语人才丰富的优势,并利用IT教育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日语人才的层次和水平。为了更好满足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大连明确提出人才优先的产业发展模式。大连市在全国率先创办软件学院,鼓励全市高等院校和职业中专开设软件相关专业。目前,大连市共成立了5所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和东软信息学院分别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独立软件学院;大连市22所高等院校的软件相关专业在校生达到50000人。同时,大连市还活跃着100余家软件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年培训能力近10000人次。

针对软件人才实际经验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大连市相关部门先后认定了一批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另外,大连在今年还创建了国内第一所软件高级经理人学院。在人才引进和稳定措施上,自1998年起大连就对软件相关专业人才落户放开限制,2004年制定了软件高级人才奖励政策,连续4年累计发放奖励资金达1.6亿元。为解决大连当地高级软件人才不足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政府主管机构连续4年组织软件人才国际巡回招聘活动,带领企业在东京、大阪、旧金山、多伦多等国内外20多个城市、60多所高校进行人才招聘,此举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并收到良好成效。

五、不断推出新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近年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日益受到国内各地政府的重视,为了促进当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保持大连在国内软件产业中的优势地位,大连市政府不断出台新政策,加大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支持力度。2008年6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底又出台了《大连市关于进一步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着重在软件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企业奖励、投融资、信誉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企业最优惠的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对日本业务的成本,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着眼产业的长远发展,大连努力营造国内最好的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信誉环境。大连市将信誉体系(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质量认证、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建设作为继成本、人才之后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又一竞争优势来加以培育。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成立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支持和资助软件企业的软件正版化,成为国家版权局授予的全国第一个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在质量认证方面,大连市政府自6年前开始,每年拿出资金支持软件企业进行CMM评估等质量和安全认证,全国第一个通过CMM5、CMMI5、BS7799和SAS70评估、认证和审计的软件企业都是大连企业,现在已有10家大连企业通过了CMM5级和CMMI5级评估,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2005年,大连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中全面推广个人信息保护评价工作,大连相关部门制定的管理规范被批准为辽宁省地方标准,并与日本的P-Mark标准实现了互相认可。此举在日本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被日本软件发包客户誉为“中国最令人放心的城市”。

大连(日本)软件园建设水到渠成

目前,大连已成为日本在海外最主要的软件业务承接地,对日的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规模一直在中国各城市中居于前列,但大连企业所接业务,外包市场长期被日本分包商所垄断。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主管部门透露,据统计日本现在规模较大的分包商有60余家,通常日本客户的单子首先由日本的大分包商拿到,然后再由大分包商将项目拆分后,把人力成本较高的一部分工作分包给大连企业,有时甚至要经过两层分包,大连企业只能从二级分包商那里接单。这样下来,分包商坐收大部分的利润,大连企业能获得的利润所剩无几。

随着大连软件外包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了保持在国内同行中的竞争优势,也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成为一种必然,企业在日本建立直接面对发包客户的“桥头堡”,扩大企业在日本承接外包业务的能力。

早在1999年,大连华信计算机公司就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2008年其日本分公司的新址办公面积已达到500平方米,人员规模达到150人。东软、海辉、大连软件园等当地企业也先后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并都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行业专家介绍,大连软件外包企业要进一步扩大对日业务,必须在日本设立分公司,汇集一定数量的桥梁系统工程师(BSE),做好国内开发团队与日本客户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以华信公司为例,要支撑起目前3000人的国内企业规模,必须在日本建立一支150人以上的团队。因此,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可以说是从事对日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扩张的必由之路。据不完全统计,大连(日本)软件园成立之前,已有20多家大连企业在日本设立了分支机构,另外还有许多从事对日业务的软件企业有这样的愿望和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日本的房租成本非常高,众多处于事业拓展期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受资金实力的限制,对在日本设立分公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大连软件企业在日本市场上面临的另一个压力是对日外包中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的外包单价不断下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伴随对日合作水平的提高,为大连企业搭建对日外包业务前沿平台,建设大连(日本)软件园,发挥大连软件园的创新服务功能,已成为大连服务外包产业图谋更大发展的重要选择。

大连市政府经过多方争求意见,相关部门逐渐达成共识。大家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积累,大连现在已经拥有了比较完整的外包业务产业链,业务内容也从起步阶段的初级软件开发和业务流程服务,逐步扩展到技术含量高、管理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外包业务领域。大连服务外包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承接更广泛和更高端的软件出口及外包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大连软件园建设的软件开发基地、软件出口基地和软件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已初具规模,为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东京的核心商业区设立软件园,搭建对接平台,可以有效降低大连软件企业在日本的经营成本,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可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进入日本外包业务高端市场。大连日本软件园的启动,将会进一步拓展大连外包企业在日本的发展空间,提升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品牌形象,提升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2005年大连软件园在东京设立了大连软件园日本分园,吸收了7家大连软件企业入驻,积累了海外运作的相关经验。在深入了解了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为巩固和扩大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产业优势,大连市政府决定以“1+4”模式建设大连(日本)软件园。即由大连市政府和大连高新园区管委会,在坐落于东京最繁华地带的住友大厦租用1000多平方米办公区域,建设大连(日本)软件园核心园区;以大连软件园、华信、海辉、东软4家企业驻日分公司为分园,分别位于东京四个不同区域的一个主园和四个分园,又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充分发挥整合资源、分散布局、良性互动的作用。位于住友大厦的核心园区先期使用面积共1188平方米,分为公共洽谈区、展示区、会议室、办公区等功能区,办公区集中设有146个办公席位,开园后已有35家大连市中小软件企业入驻办公。

大连(日本)软件园是中国城市在海外开设的第一个软件园,这标志着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及其对日合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这也充分表明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据了解,下一阶段大连市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大连(日本)软件园的投入力度,继续扩大规模,使其不仅成为大连软件对日合作的桥头堡,而且成为全国各地企业对日合作的服务器。

立足全球产业发展 大连吸引世界的目光

历经十年发展,大连对日外包业务占到出口总量的80%以上,成为日本在海外最主要的业务承接地,大连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外包业务产业链。特别是最近两年,大连的服务外包业务呈现出高端化的态势,具备了承接更广泛和更高端软件出口及外包业务的能力,形成了大连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最明显的特色和最根本的优势。

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戴玉林率团在大连(日本)软件园开园仪式上说,虽然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的势头依然良好,甚至出现很多新的发展机遇,下一阶段,大连市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大连(日本)软件园的投入力度,继续扩大规模,使其成为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在日本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未来,大连市政府还将考虑把大连(日本)软件园的模式扩展至欧美国家。辽宁省信息产业厅厅长李兵也表示,辽宁省今后将以大动作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对外市场开发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辽宁省政府将全力支持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支持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营造为辽宁省信息产业的优质品牌。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表示,新的经济形势促使大连谋取全球产业链新的分工进而推动产业升级,这些将有助于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外包市场大洗牌的过程中大连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迅速壮大自己。此次大连(日本)软件园开园就是将大连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成果辐射到了国外,让“大连模式”遍地开花。等到危机过后,大连将成为国际服务外包高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大连软件外包的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成为大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保持对日软件出口,航运物流、数控技术软件研发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努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万人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家左右,形成国内最大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集群,产业综合成熟度和竞争力实现“中国第一”。到2018年,大连软件外包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达到全球产业领先城市水平,成为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爱尔兰都柏林齐名的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集中区。

此次大连(日本)软件园的设立在日本产业界同样引起极大反响。日本众议员、IT议员联盟干事长伊藤公介,日本经产省副大臣高市早苗,日本外务省大臣政务官西村康稔,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副理事长中富道隆,日本情报处理开发协会会长牧野力,日本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社长渡边修,日本邮船会长草刈隆郎等日本政经界重要人物同200余位日本经济界、IT界来宾,一起参加了大连(日本)软件园开园仪式。时事通讯社、共同社、日本经济新闻社、朝日新闻社、NHK等日本主流媒体记者参加开园仪式,并现场进行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蜚声全球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书中,详细描述了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将大连与美国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相提并论。书中写道:“我得亲自去看看大连——这座中国的班加罗尔。于是,我继续在东方游历。大连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座中国城市而让人印象深刻。宽阔的林荫道、美丽的绿草地,由大学、技术学院和宏伟的软件园所构成的纽带,即使在硅谷大连也能卓尔不群”。如果引用《世界是平的》一句话作为大连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评价将是非常准确的——“大连之于日本,已如班加罗尔之于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是一个外包中心”。